當失落與悲傷來到
文/廖恆逸 實習諮商心理師
當我們重要的關係斷裂時,像是失戀、離婚、親友過世等等,我們經常會感到悲傷難過。我們常知道的悲傷五階段,由Kubler-Ross精神病理學家於1969年提出,讓我們知道面對這一類的事情,會以下有類似的進程。
- 否認/隔離 (Denial & Isolation)
常見的有拒絕承認,當作沒有這件事情,抗拒失落帶來的改變
- 憤怒 (Anger)
會尋找代罪羔羊,或是挑毛病來給予譴責,或是抗議。我們也可以理解「憤怒是痛苦的表達方式」,當我們承受痛苦時,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憤怒與攻擊。
- 討價還價(Bargaining)
當我們感到內疚時,就會開始不斷的假設,「如果當初我…」,「早知道…」。似乎之前我們有做到什麼,我們就可以避免發生憾事。
- 沮喪(Depression)
對自己感到挫敗,甚至想要躲起來,一個人靜靜。有時候會感到巨大的悲傷,而深陷其中,對任何事情都提不勁。如果過度的沮喪,嚴重影響到生活,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評估與協助,或是尋求親友的支持,陪伴走過。
- 接受(Acceptance)
我們逐漸的冷靜,也接受現實的改變。雖然失落與悲傷不會消失,但我們可以學著放下,重新生活。
然而這些階段並未有一定的順序,有時候是交錯或是循環的進行,或是只經歷一、兩個歷程就會結束。而且我們人的心理,其實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,1999年Stroebe和SchutDua提出失落與復原的雙軌擺盪理論(Dual Process Model of bereavement/grief),就指出我們會在失落中逐漸找回復原的平衡點。因此當人面對失落與悲傷時,會需要時間,讓自己好好的修復。
同時,我們也需要思考悲傷五階段,每一個階段都有存在的意義,像隔離;當我們面對緊急的失落同時,也有許多的事情需要處理,隔離可以幫助我們理智的思考處理事情。但過度的隔離,會讓我們與自己的情緒遠離,有時不斷的堵住情緒出口,雖一時的風平浪靜,但總會有潰堤的時候。
而諮商可以提供一定的幫助,疏通情緒,整理自己。如果有諮商的需要,歡迎向我們諮詢與討論。
廖恆逸 實習諮商心理師,現於本診所全職諮商實習。擅長情緒困擾、壓力調節、自我探索等議題。想要好好看見自己的人歡迎預約來談。
捷思身心醫學診所,由院長李旻珊醫師帶領專業醫療團隊,提供多元化的身心治療方式,可為您量身打造最合適的療程。覺得生活壓力讓您喘不過氣嗎?歡迎有需要服務的朋友走進來、靜坐下來深呼吸,讓您的情緒慢慢釋放,娓娓道來,在捷思身心醫學診所的專業醫療團隊的陪伴之下,開啟屬於自己的心靈療癒旅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