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力管理與自律神經失調

人生各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要去面對,如何正確紓壓很重要

新的一學期開始,孩子們紛紛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學校。隨著壓力解除家長帶著孩子到廟裡還願。儀式、祈禱、閱讀、課程…,如果諮商只是其中一種能減輕精神壓力的方式,那麼諮商和其他同樣可以減輕精神痛苦的方法有什麼不同?

「我昨天夢到我男友背著我出軌偷吃!」、「疑,我夢到你懷孕了耶...該不會?」、「齁~我昨天做了一個怪夢,有怪物要追殺我害我跑來跑去的,都沒睡好。」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,夢在每個文化中也都佔有不小的一席之地,然而往往面對做夢最直觀的解釋就是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」,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只把夢當作是一個睡眠時間的副產物而已,但事實真的只是如此嗎?

看了很多文章、影片、練習許多壓力調適技巧的你?是否還是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壓力?當你出現失眠、壓力大的狀況時,是不是想趕快讓自己放鬆、睡著就好?我們都知道面對壓力時應該要做哪些事情,有幫助緩解的事情多做一點;遠離會讓自己感受到壓力的事情。為什麼做了還是沒有用呢?

莉莉拎著背包走進諮商室一屁股坐下,還沒等到我開口問:「這週過得如何?」就開始抱怨了起來:「我快被壓垮了。」看我專心著盯著她,她接著說:「這週我主管派了三份工作給我,你知道嗎?這些本來都不屬於我的職責範圍,但他就是把事情推給我做,說對我有很多期待、要我多扛一點責任,我真的覺得我快要喘不過氣。」

當我們重要的關係斷裂時,像是失戀、離婚、親友過世等等,我們經常會感到悲傷難過。我們常知道的悲傷五階段,由Kubler-Ross精神病理學家於1969年提出,讓我們知道面對這一類的事情,會以下有類似的進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