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完網路預言的「心理」話
在資訊流通迅速的現代社會中,災難性預言往往不僅止於虛構敘事,更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心理震盪。近年來,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,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預言訊息得以迅速跨境擴散,成為影響公眾情緒的重要力量。
當災難預言被大量傳播時,人們在接受訊息的同時,也會產生不安、焦慮,甚至行動上的改變。面對這類現象,理解人們為何會產生恐慌心理、恐慌是如何擴散的,成為當代心理學與社會觀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。
在資訊流通迅速的現代社會中,災難性預言往往不僅止於虛構敘事,更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心理震盪。近年來,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,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預言訊息得以迅速跨境擴散,成為影響公眾情緒的重要力量。
當災難預言被大量傳播時,人們在接受訊息的同時,也會產生不安、焦慮,甚至行動上的改變。面對這類現象,理解人們為何會產生恐慌心理、恐慌是如何擴散的,成為當代心理學與社會觀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。
不可避免的,我們總是對家人或伴侶回應我們心情的方式感到困擾。總是會聽到大家期待自己的伴侶多給點情緒價值,當然這種期待也不專屬於親密關係,對家人總更是如此埋怨著;只是隨著時間推移,我們早就在內心的某處放棄了這種過於理想化的期待。
「這件事不是早就講過了嗎?為什麼你總是記不住?」、「這種程度的事我一個小時就能搞定,你呢?」、「你要是覺得做不下去,隨時可以走人。」、「這種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,真的不知道你來這裡幹什麼。」這些言語彷彿利刃刺進心中,無論怎麼做都沒有辦法達到主管的標準,怎麼做都不對,也覺得自己真的很沒有用...
自律神經失調該如何處理?有哪些常見的症狀?本文將介紹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、症狀及解決方案,並提供具體的自我改善方法和就醫建議。如果你想擺脫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,推薦前往【捷思身心醫學診所】進行治療!
0403大地震規模高達7.2,讓許多人瞬間回想起當年921大地震的驚恐,也在近期的餘震中開始反覆地感受到不安與焦慮。台灣位於太平洋火環帶,地震是這片土地的常態,而面對這樣的生活,災後民眾的心理狀態就相當值得關注,可能會再受到驚嚇後出現過度焦慮、恐慌,甚至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反應。
隨著人們對於寵物的依戀升高,如同前篇所述,寵物與飼主之間的羈絆是無可取代的,因此當飼主經歷寵物過世時,其所經歷的傷痛便是失去至親之痛。然而身邊沒有飼養寵物或對於動物觀念仍停留在早期「不過就只是畜生」的人來說,飼主的哀傷就顯得不合邏輯、過度誇張,導致這份哀傷不被認可。
隨著社會文化變遷與家庭結構的改變,在當代台灣的社會中寵物角色已從過去的功能性轉向家人化,不是拴在屋外看門,吃喝拉撒都在院子解決,生病就棄養或放棄治療的工具型存在,而是家庭成員中的一份子,會一起吃飯、睡覺、玩樂打鬧,生病了就盡力找獸醫治療,一起經歷家中大小事的家人。
剛出生時,嬰兒對自己一無所知,必須透過照顧者的眼睛看到自己,從而建立自我概念,發展自我價值。隨著年齡與心智成長,我們開始具備自我覺察與自我反思能力,我們對自己的認識、理解與價值判斷逐漸穿透他人架設的濾鏡,如蝶破蛹,我們會重新認識、接納與肯定當下的我。
為了維持身體的能量,「吃」是每個人自然而然的行為,透過進食,我們得到養分,以及其他的情緒感受,例如快樂、滿足,有時候也會是壓力。因此當「吃」成為一種宣洩,或一種控制時,進食就不只是為了生存,而有了其他特殊意義。當一個人的飲食狀態失常,並嚴重影響了生活與健康,就可能會變成飲食障礙症(Eating disorder)。常見飲食障礙症包含了厭食症、暴食症、嗜食症。
新的一學期開始,孩子們紛紛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學校。隨著壓力解除家長帶著孩子到廟裡還願。儀式、祈禱、閱讀、課程…,如果諮商只是其中一種能減輕精神壓力的方式,那麼諮商和其他同樣可以減輕精神痛苦的方法有什麼不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