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明治世代,請先把自己放進菜單裡

2025-08-08

文/李旻珊 醫師|身心科

在診間,我常遇見這樣的他:上有父母需要照顧,下有孩子要養,工作與家庭兩頭燒。有人形容這叫「三明治世代」,但我覺得更像一顆被不斷擠壓的球,已經很努力撐著,卻慢慢變形。

根據調查,71% 的三明治世代落在 40~59 歲。他們同時要承擔父母、孩子的照顧與經濟責任,還要成為家裡的情感支柱。壓力來源包括:

* 子女教養與教育開銷

* 長輩健康與醫療照護

* 工作壓力與經濟支柱的責任

* 居家大小事與零碎家務

長期這樣生活,常會出現:

* 慢性疲勞、睡眠障礙(淺眠、早醒、失眠)、自律神經失調

* 免疫力下降、腸胃不適、內分泌失調、慢性發炎

* 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

我在診間看見的兩個真實縮影

1️⃣ 55 歲女性主管 — 「還能撐」的超人媽媽林小姐白天是公部門中階主管,下班照顧糖尿病的母親,週末為女兒準備學測資料。她總說:「我還能撐。」直到胸悶、胃痛、失眠、心悸,甚至在會議上暈倒。➡️ 診斷:自律神經失調+焦慮症➡️ 改變:學會允許自己「做不到」,建立分工機制,從每週 10 分鐘正念練習開始。

2️⃣ 48 歲男性工程師 — 說不出口的情緒負債陳先生要養兩個孩子,也要照顧中風失能的父親。他不抱怨,但最近變得暴躁易怒、無法專注,血壓飆高才驚覺自己快撐不住。➡️ 背後信念:「我不能倒」、「男人不該示弱」➡️ 改變:承認自己也需要被照顧,主動與家人分擔責任。

醫師給三明治世代的自救提案

1. 優先照顧自己運動、冥想、與朋友聚會,都是「充電行為」。別讓罪惡感阻止你這麼做。

2. 適時求助不要獨自扛完所有責任,嘗試讓家人參與照護,或申請政府與社區資源(📞1966 長照專線)。

3. 保留 Me Time每天或每週為自己留 10~15 分鐘,哪怕只是安靜喝杯咖啡,也是一種修復。

4. 練習正念呼吸(10 分鐘版)

* 1~3 分鐘:觀察呼吸

* 4~6 分鐘:掃描身體緊繃處

* 7~9 分鐘:覺察情緒(不評論、不分析)

* 第 10 分鐘:三次深呼吸,回到當下

5. 設定界限允許自己對不合理的要求說「不」,這不是自私,而是保護能量。

如果自己試過一些方式,但還是被失眠、身體不是困擾,建議尋求專業身心醫療協助,先短期改善症狀,再慢慢調整生活步伐,度過難關。

♥️捷思身心醫療團隊提供:

  • 身心科健保/自費門診
  • 心理諮商
  • 經顱磁刺激治療(rTMS)
  • 微電流刺激療法(CES)
  • 醫療級保健品身心調理
  • 自律神經檢測(HRv)
  • 憂鬱症輔助診斷腦波檢測
  • 人格檢測
  • 無導線居家睡眠檢測
  • 遠距醫療

最後想對你說:照顧別人是責任,照顧自己是義務。你的健康與情緒,就是家裡的地基。請先把自己放進每天的「菜單」裡,這不是奢侈,而是生存必需品。